一、日常操作規范
場地與環境要求
平穩與通風:設備需放置在平穩、干燥且通風良好的場地,遠離強電磁干擾源,避免影響試驗結果。
溫濕度控制:環境溫度保持在15℃-35℃,相對濕度不超過80%,防止因溫度過高或濕度過大導致電氣元件損壞。
防塵與清潔:定期清理設備表面灰塵,避免灰塵進入內部影響散熱和電子元件正常工作。
設備連接與檢查
電源連接:每次使用前檢查電源線是否完好,無破損或老化現象,確保接地良好,防止漏電或靜電損壞設備。
樣品固定:將被測試樣品牢固安裝在試驗臺上,確保安裝位置符合試驗要求,避免振動過程中發生位移或松動。
傳感器連接:連接好傳感器等相關測試設備,確保信號傳輸正常,避免數據誤差。
參數設置與啟動
參數設置:根據試驗要求,在控制界面上設置合適的振動參數,務必嚴格按照試驗標準操作。
預啟動檢查:啟動前確認設備無異常,按下啟動按鈕后密切觀察運行狀態,發現異常立即停機檢查。
實時監測與記錄
數據監測:試驗過程中實時監測試驗數據,確保數據在設定范圍內。
數據記錄:定期記錄振動時間、頻率、加速度幅值及樣品響應數據,可采用手動記錄或自動數據記錄系統,為后續分析提供依據。
停止試驗與清理
平穩停機:達到設定試驗時間或完成項目后,逐漸降低振動參數,使設備平穩停止運行,避免突然停止造成沖擊。
樣品拆卸與清理:停機后小心拆卸樣品,清理試驗臺雜物和灰塵,保持表面整潔。對于不易清潔部位,可使用適當清潔劑,但需避免腐蝕設備。
二、定期維護保養
緊固件檢查
螺栓與螺絲:每次使用前后檢查設備連接部件是否松動,及時擰緊松動的部件,防止連接不可靠影響設備運行。
臺體螺絲:長時間振動可能導致臺體螺絲松動或脫落,需定期檢查并擰緊,必要時打開護罩用扳手加固。
潤滑保養
運動部件潤滑:按照設備說明書要求,定期對運動部件涂抹適量潤滑油或潤滑脂,減少磨損,延長使用壽命。
潤滑油脂選擇:確保潤滑油脂符合設備要求,涂抹量適中,避免過量導致污染或泄漏。
電氣系統檢查
電氣元件檢測:每隔半年至一年對電氣系統進行全面檢查,包括電機絕緣性能、電氣元件工作狀態、控制電路連接情況等,使用萬用表、兆歐表等工具檢測。
變頻器維護:維護前切斷變頻器電源,等待內部高壓指示燈熄滅后實施檢查。清理內部灰塵、鐵屑及腐蝕性液體,檢查輸出電壓、電流、頻率等參數是否正常。
振動系統檢測
振動發生器:檢查輸出是否穩定,如有異常需校準或調試。
傳感器:檢測測量精度是否準確,必要時進行校準。
減震裝置:檢查減震效果是否有效,確保試驗臺振動性能符合要求。
軟件系統更新
功能升級:若設備配備控制軟件,及時更新以修復漏洞、提高系統穩定性和功能。更新前備份重要數據,按說明正確操作。
三、長期存放管理
斷電與防塵
切斷電源:設備長期不使用時,切斷電源并拔掉電源線,避免意外通電造成損害。
防塵罩保護:用防塵罩遮蓋設備,防止灰塵和潮氣侵入,保護設備表面和內部元件。
環境要求
存放環境:將設備放置在干燥、通風、無陽光直射的地方,避免潮濕和高溫環境對設備造成損害。
定期檢查
狀態確認:定期檢查設備狀態和性能,確保在需要時能夠正常使用。如發現異常,及時聯系專業人員維修。
四、故障診斷與處理
故障現象判斷
振動異常:可能是振動發生器或控制系統故障,需通過觀察、測量、分析等方法定位問題。
電氣故障:如電機燒毀、控制電路故障等,需由專業維修人員處理。
簡單故障處理
自行處理:對于更換保險絲、緊固螺絲等簡單故障,操作人員可自行處理。
復雜故障維修:對于復雜故障,需由維修人員使用符合要求的零部件進行維修,確保維修質量。